清晨六點,天剛蒙蒙亮。墨竹工卡縣扎西崗鄉(xiāng)斯布村村民克珠已經(jīng)將自家剛擠的鮮奶分裝到干凈的桶里。他發(fā)動小汽車,沿著村里的道路挨家挨戶去收鄉(xiāng)親們的奶桶。不到一個小時,車廂里就堆了二十多個奶桶,每一個桶上都貼著主人的名字??酥檎f,現(xiàn)在每天都這樣,接完奶就往村委會送,耽誤不得。
在村委會大院外,村民卓瑪正拎著兩個裝滿鮮奶的桶排隊。她家里養(yǎng)了100多頭牦牛。說起這幾年的變化,卓瑪?shù)脑捑投嗔似饋恚骸耙郧皵D完奶,全家都得忙。我和丈夫熬酥油,老人和孩子幫忙曬奶渣,忙完還得背著這些東西走幾里地去鎮(zhèn)上找銷路。有時候遇上雨天,路不好走,奶渣還容易壞,一天下來也賣不了多少錢。現(xiàn)在好了,鮮奶直接送到村委會,不用自己加工,也不用跑銷路,每公斤的價錢比以前自己賣還劃算,每月單靠賣鮮奶就能多掙幾千塊,給家里添置東西的時候也敢花錢了?!?/p>
村委會大院里很熱鬧,上百名牧民排著隊,隊伍從院門口一直延伸到檢測點。大家互相打著招呼,偶爾有奶桶碰撞的聲音。工作人員在隊伍旁維持秩序:“大家按順序來,每桶奶都要檢測,合格了才能收。”
檢測臺就在大院中間,上面放著檢測儀器,擦得很干凈。工作人員旦巴朗杰正在忙碌,他先拿起儀器插入奶桶,檢測鮮奶的純度和溫度,然后在本子上記下牧民的名字和奶量,最后把合格的鮮奶倒進旁邊的專用儲奶罐。從排隊、檢測到稱重,整個過程有條不紊。
旦巴朗杰說:“2019年,鄉(xiāng)里安排我去拉薩學習牛奶檢測技術,學了三個月。現(xiàn)在能在村里為鄉(xiāng)親們服務,覺得很有意義。我負責檢測酸度、濃度、蛋白質含量,這些都是保證鮮奶質量的關鍵,一點都不能馬虎?!?/p>
在2019年以前,牧民們賣奶一直是個難題。2019年,扎西崗鄉(xiāng)黨委、政府整合40萬元資金,在村里建起了牛奶收購站,還配齊了檢測、儲存等設備。村委會的干部們也主動出去找銷路,最終和兩家企業(yè)達成了合作協(xié)議。
收購站運營起來后,村里建立起統(tǒng)一收集、檢測、外銷的全鏈條機制,徹底解決了牧民“賣奶難”的問題。現(xiàn)在,村里已有200多戶牧民通過這個收購站增加了收入,累計收入超過300萬元。
陽光下,儲奶罐里的鮮奶晶瑩潔白,旁邊排隊的牧民臉上都帶著笑容。這小小的鮮奶產業(yè),正讓斯布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,也為鄉(xiāng)村振興注入了實實在在的動力。
版權聲明:凡注明“來源:中國西藏網(wǎng)”或“中國西藏網(wǎng)文”的所有作品,版權歸高原(北京)文化傳播有限公司。任何媒體轉載、摘編、引用,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(wǎng)和署著作者名,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。